有毒塑化剂可致不孕不育。近日,台湾首次发现不良厂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违法添加有毒塑化剂。据岛内有关部门确认,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下架回收及封存的疑似问题产品种类繁多,连日来该案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据调查显示,30年来台湾许多饮料食品中的起云剂配方里,都被加了塑化剂。
国内专家表示塑化剂比三聚氢胺的毒性大得多,极易致癌。台湾黑心生产厂商违法添加塑化剂造成多家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出问题,已引发岛内民众的担忧。有报道称,由于13至18岁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是好爱喝运动等饮料的族群,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以后无法传宗接代。对此,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作出说明,“据国外研究推论,成人每天喝浓度15ppm的问题饮料,即一天喝10公升(约29瓶)才会出现睪丸萎缩等症状”;有关学者也表示,“DEHP代谢快,一两天即排出体外,民众无需过度恐慌”。
不孕专家蔡向群指出:有毒塑化剂可致不孕不育
据杭州红房子妇产医院不孕不育症专家蔡向群介绍:“有这样的担忧不为过,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曾经用白老鼠作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
除了饮料之外,女性经常使用的香水、唇膏、指甲油等化妆品也含有塑化剂,广泛以类物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长期使用此类用品会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造成内分泌失调,甚至严重者可致癌。
相关链接
2011年6月1日起,大陆已经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截至6月2日,质检总局通报的受塑化剂污染名单共有9家台湾企业。昨日,质检总局更新了问题企业及产品名单,受污染名单迅速扩大到245家台湾企业和812种相关产品。详细名单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网站首页查询。
在名单中看到,统一企业公司的受污染产品已经扩展到宝健运动饮料、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大湖草莓农场的受污染产品已经扩展到顶级红苹果汁、哈密瓜汁、特级金桔汁等。

不孕专家蔡向群指出:有毒塑化剂可致不孕不育
受污染类别也从运动饮料、果汁饮料扩展到了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等。其中,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成为受污染“大户”,包括超能儿童成长钙片、超能儿童综合维他命、儿童乳铁蛋白复方粉末、儿童有益菌、儿童成长钙片等多种儿童食品都在其列
塑化剂为什么这么可怕?
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塑化剂分子结构
“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引能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